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水稻产业一直是其农业经济的支柱之一。2023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411万亩,产量高达376亿斤。水稻作为湖北省大粮食作物,总产量长期位于全国前列。荆州市是湖北省水稻产业的佼佼者,其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省中占据重要地位。荆州市的监利市更是以“全国水稻生产头部县”的美誉,连续多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称号,其产量在全省县市区中排名头部,是湖北省每20碗米饭中约有1碗的来源地。荆州大米,香飘万里,让世界领略荆州的独特风味。荆州荆州大米哪里有
12月15日,湖北·监利首届“监利大米”品鉴会暨品牌发布会举行,监利籍网络大V孙海洋现场为家乡大米直播带货近年来,监利市委、荆州市坚持农业高质量发展,把品牌强农战略作为推进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的重要抓手,按照“主导、乡镇主责、部门主管、企业主体、农民主动”总体要求,出台了《“监利大米”品牌创建“八个三”工程行动方案》,力争通过3年时间,把“监利大米”打造成为“一款适合南方人的大米”地理标志农产品公用品牌。荆州荆州大米哪里有感受荆州大米的独特魅力,开启美味之旅。
四是推广三种模式。重点推广虾稻、油稻、再生稻,构建以虾稻和油稻为主、再生稻为辅的质量稻种养模式。五是规范三化操作。实行质量稻生产、加工、收储、销售的全程机械化、全程绿色化、全程标准化。六是打造三档产品。落实“地理标志+企业标志”双品牌战略,推出***、中档、普通3个档次“监利大米”系列品牌产品。七是落实三项奖补。今年**规范整合资金1.2亿元,支持“监利大米”品牌创建“八个三”工程,对“监利大米”品牌创建的生产、收购、加销三个环节实行精细奖补。八是提供三种保障。加强组织保障、技术保障和政策保障,强化领导,强化服务,强化政策,为“监利大米”品牌创建提供强有力支撑。
本次节会主题是“监利大米,香飘万家”,以深度传播“监利大米,一款适合南方人的大米”为宣传理念,融入了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创新细胞和发展因子。监利市委副书记、聂良平说,举办此次活动,旨在集中展示推介监利质量大米,主动融入“江汉大米”,叫响“监利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加快推动大米产业从“体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从“市场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变,让更多的质量农产品走出监利、走向全国。今年监利市委、创新推出了“监利大米”品牌创建“八个三”工程,为监利农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荆州大米,香气扑鼻,口感醇厚,是美食爱好者的心头至爱。
荆州监利市的水稻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2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20万吨左右。这一产量规模意味着,湖北省每15碗米饭中,就有1碗产自监利。“监利大米”以其米粒细长、晶莹剔透、软而不糯、黏而不腻、富有弹性、清香可口的特点而闻名。监利市主推的虾稻共作模式,不仅提升了稻米的品质,还实现了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标准化的生产流程,监利大米确保了其优良的品质。荆州市监利市下属汴河镇的水稻种植得益于当地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生产的稻米以其优良的品质而著称,成为湖北省水稻产业头部镇。汴河镇位于洪湖西岸,拥有近8万亩的洪湖水面,这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汴河镇的稻米具有米粒饱满、口感香糯、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汴河镇的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是监南农业大镇的典型标志。汴河镇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汴河镇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具有深厚的农业文化底蕴。镇内有许多与水稻种植相关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反映了当地人民与水稻产业的紧密联系。荆州大米,那如珠似玉的颗粒,承载着荆州人民的辛勤与智慧。荆州鱼米之乡荆州大米Q弹
荆州大米,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出浓郁的乡土气息。荆州荆州大米哪里有
稻米产业作为监利市的重要农业支柱产业,制定一部科学、严谨、可行的地方行业性标准,对于提升大米的品质和竞争力、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活动现场发布了“监利大米”团体标准-T/JLMY001-2023,该行业性标准对监利大米的品种、加工工艺、质量检测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该标准确定的‘监利大米’各项品质指标均高于质量稻谷国家规定标准。”荆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吕涛涛说,该标准的制定既为大米生产企业提供了可依据的操作指南,也提高了“监利大米”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荆州荆州大米哪里有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